工作高效的人,必備這3種特質(zhì)!
為什么有的人工作可以卓有成效?而有的人看似忙碌,卻沒有作為?原因在于,高效的工作者都是結(jié)果導向,目標感極強,而且富有行動力,有極強的溝通能力,為了結(jié)果,會從在自身和調(diào)動外部兩方面一起努力。意識、行動、溝通三個方面,缺一不可。
【使命必達】
困難及不確定性,是要你克服的東西,不是在開始之前,就預設為事后“完不成的理由”。一旦有這種預設,就完了,就從一個“行動者”變成“解釋者”了,精氣神就沒了。的確,是有所謂的不可抗力,但99%被稱為不可抗力的東西,都不是不可抗力,大多數(shù)人面對的困難和不確定性,還遠不到不可抗力的程度——還沒“盡人事”呢,就“聽天命”了。
只有用戶可感知的,才是有意義的。所做的努力和投入,如果沒有最終實現(xiàn)并傳遞到用戶身上,就是成本。沒有完成目標,就是沒有完成目標,Over。結(jié)果導向的意識形態(tài),就是“沒有借口”。Get things done,是工作中最大的美德;使命必達,是天下最大的靠譜。
【行動管理】
我們在用手機地圖導航的時候,第一步都是先輸入目的地。然后地圖會給你幾條路線的選擇,再看是打車還是公交車。這里面隱藏著一個道理,就是“倒著做事情”。所謂“倒著做事情”,就是在設置行動路徑的時候,從你想要達到的結(jié)果進行倒推,而不是根據(jù)眼下的情況決定行動方案。
我們喜歡看一些Misson類的電影(比如十一羅漢,偷天換日等),最后一瞬間的嚴絲合縫,讓我們整個人舒服極了?粗鹘莻兌际窃趺赐瓿蛇@些Mission的——先看要做什么樣的任務,分析需要克服的困難,推導需要怎樣的能力,然后組建具備這樣能力的團隊,制定并執(zhí)行具體的行動計劃,還要預測可能出現(xiàn)的困難,想好風險的處理策略——而不是從自己的能耐出發(fā),一步一步看能不能完成任務,完不成拉倒。
跨團隊合作中,結(jié)果倒推尤其重要。主導一次合作,不是等對方完成一個項目,再看下一步,而是應該直接約定好項目節(jié)點,推進事情。不是“等你做好這個,我們再約個會討論那個”,而應該是“下周三我們一起開會討論結(jié)果吧”。這里有一個好處,就是利用好“來自目的地的張力”,以此倒逼自己和團隊,提升效率。
【溝通管理】
常常聽到團隊關(guān)于溝通的抱怨,“我跟A說過這個事情的,但是A太不靠譜了,到現(xiàn)在都沒有做好”。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,以我的經(jīng)驗,通常不是A不靠譜,而是在跟A的溝通中出現(xiàn)了問題。
蕭伯納有一句名言,“溝通最大的問題,在于以為溝通已經(jīng)發(fā)生”(The single biggest problem in communi-cation is the illusion that it has taken place.)。溝通最大的美妙之處,在于達成共識;而我們常常獲得的,是已經(jīng)達成共識的幻覺。
CEO鼓舞士氣,是一種共識;讓熊孩子不要調(diào)皮搗蛋,是一種共識;讓煎餅店老板按你的意思不加香菜,也是一種共識。影響力就是不斷讓對方達成共識所達到的,正確的溝通,是拓展影響力的最佳方法。西諺有云,“Put yourself in other’s shoes”,這里的詞眼,是 “other's” 。溝通中,要確保信息對方已經(jīng)接收了,在達成共識的過程中,要確保對方已經(jīng)接受了——而不能止步于,“反正我已經(jīng)說過了”。
【結(jié)語】
結(jié)果導向思維,其實是“反人性”的。人條件反射得就會從“臨近的”、“熟悉的”、“具體的”起點的角度來思考和做事,而不會從“遙遠的”、“對立的”、“未來的”結(jié)果來進行規(guī)劃和執(zhí)行。
我們看動物世界,看狼群結(jié)伴狩獵,看群鳥遷移,看松鼠儲備過冬的糧食,都大為驚嘆,覺得這些動物“好聰明”啊。這些動物“聰明”的體現(xiàn),恰恰是“計劃性”——它們的行為是抱著極強的目的性的,而不是單純出于本能的。
隨性而動,順著做事,是動物的本能,就跟熵增定律和重力一樣難以抗拒。但是要起高樓,就要克服熵增定律和重力;要想有所作為,就要注意多做“有效的工作,堅持“高效的工作”——人比動物強的,就在于此吧。
- 向上:會議管理 | 降低會議成本,提升會議效率(2020/3/13)
- 向下:信息泄露不分行業(yè),一不小心就“裸奔”(2020/3/11)